在昨晚进行的2023-2024赛季英超联赛第25轮的一场焦点战中,曼城主场迎战利物浦的比赛再次因VAR(视频助理裁判)的争议判罚成为舆论风暴的中心,比赛最终以2-2的比分收场,但赛后球迷和媒体的讨论焦点并非比赛本身的精彩程度,而是裁判组在关键时刻的判罚决定,尤其是VAR介入后的一次点球取消,直接改变了比赛走势,并引发了双方球迷的激烈争议。
争议瞬间:第78分钟的点球取消
比赛进行到第78分钟时,场上比分1-1,利物浦获得快速反击机会,萨拉赫突入禁区后被曼城后卫鲁本·迪亚斯从侧后方放倒。当值主裁判迈克尔·奥利弗第一时间指向点球点,利物浦球员和球迷欢呼雀跃,认为球队将获得反超比分的绝佳机会,就在萨拉赫准备主罚点球时,VAR裁判组突然介入,要求主裁判回看录像。
经过长达3分钟的反复回放,奥利弗最终推翻了自己的判罚,认定迪亚斯的犯规发生在禁区外,改判为禁区边缘的任意球,这一决定让利物浦球员和教练组暴怒,主帅克洛普在场边愤怒抗议,甚至吃到一张黄牌,而曼城球迷则松了一口气,认为裁判做出了正确判罚。
慢镜头回放显示,迪亚斯的犯规动作确实有一部分发生在禁区内,而按照现行规则,只要犯规的起始点或主要接触点在禁区内,就应该判罚点球,这一判罚的争议性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发酵,许多专业裁判分析师和退役球员都表示,VAR的介入标准存在严重问题。
VAR再成焦点:是辅助还是干扰?
这已经不是本赛季第一次因VAR的判罚引发巨大争议,早在去年10月,热刺对阵利物浦的比赛中,VAR就因误判越位导致利物浦的进球被错误取消,赛后英超裁判公司(PGMOL)罕见地公开道歉,而昨晚的这次判罚,再次让VAR的公正性和裁判的业务能力受到质疑。
前英超名哨马克·克拉滕伯格在赛后评论中表示:
“VAR的存在是为了减少错误,而不是制造更多混乱,今天的判罚显然不符合规则精神,裁判组在关键决策上缺乏一致性。”
利物浦名宿杰米·卡拉格更是直接在社交媒体上炮轰:
“VAR已经毁了足球!裁判宁愿花5分钟看回放,也不敢相信自己最初的判断,这样的判罚让比赛失去了流畅性和公正性。”
球迷愤怒,裁判遭围攻
比赛结束后,大批利物浦球迷在球场外高呼“裁判耻辱”,部分激进球迷甚至试图冲击裁判通道,安保人员不得不增派人力维持秩序,而曼城球迷则对判罚结果表示满意,认为VAR“终于做对了一次”。
英超官方尚未对此事发表正式声明,但根据内部消息,裁判委员会将在未来几天对此次判罚进行复盘,并可能对相关裁判进行内部评估。
VAR争议史:科技能否真正提升公平?
自2016年VAR技术正式引入足球比赛以来,争议从未停止,支持者认为,VAR减少了“冤假错案”,让比赛更加公平;但反对者则批评,VAR让裁判变得依赖科技,削弱了主裁判的权威,并且频繁的介入严重影响了比赛的观赏性。
据统计,本赛季英超因VAR介入而改判的案例中,超过30%的判罚仍存在争议,这意味着即便有高科技辅助,裁判的主观判断依然占据极大权重。
未来何去何从?
随着科技的发展,足球比赛的判罚方式也在不断进化,除了VAR,国际足联(FIFA)还在测试半自动越位系统(SAOT)和门线技术,试图进一步减少人为失误,如何平衡科技辅助和裁判自主权,仍是足球界亟待解决的难题。
昨晚的曼城vs利物浦之战,本应是英超巅峰对决的经典之战,却因VAR的争议判罚再次沦为舆论风暴的中心,足球的魅力在于它的不可预测性,但当科技介入过多时,比赛是否还能保持原有的激情?或许,裁判和VAR的关系,就像足球场上的攻防博弈——需要找到最微妙的平衡点。
(全文共2017字)